9月27日,河南省鄭州市紀檢監察干部深入相關糧庫,監督推動責任單位科學取樣、準確檢測,防止在糧食收儲過程中出現以次充好、以陳頂新等問題。王惟璐 攝
糧食安全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牽掛的大事。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在全國兩會或是地方調研,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保障糧食安全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8月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3次對糧食購銷領域問題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徹底根治,取得長久性成效。
河南省堅決扛穩扛牢糧食安全這個重任,努力在筑牢產糧大省根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省紀委監委把監督融入糧食購銷工作全鏈條各環節,在持續發現和糾治問題中推動糧食購銷領域風清氣正、體制順暢高效、機制健全完善,堅決守住守好“中原糧倉”。
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牢保障糧食安全重任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高度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糧食問題不能只從經濟上看,必須從政治上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4次視察河南,均對糧食安全作出重要指示、提出重要要求。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觀的豐富內涵,自覺從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重大戰略層面來認識思考,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思想和行動更加自覺有力,做好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不斷增強,要求各級堅決摒棄專項整治工作差不多的認識和想法,始終做到思想不松、標準不降、力度不減,勠力同心、善作善成,全力以赴推動專項整治各項任務落實落細,以實際行動做到“兩個維護”。
2021年9月全國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河南省委多次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精神,研究安排落實工作,印發《關于牢記領袖囑托,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的意見》,多管齊下確保糧食安全落實落地。省紀委常委會8次專題學習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對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作出具體安排,省紀委主要領導先后16次作出指示批示,強調要加強對糧食購銷領域管理體制改革、“智慧糧庫”等工作的監督指導。全省17個省轄市和濟源示范區全力做好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
在專項整治工作中,省紀委監委牽頭成立協調小組,省發改委、財政廳、國資委、市場監督管理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單位負責同志擔任小組成員,研究制定專項整治、自查自糾、案件查處工作和深化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確保專項整治穩步開局、有力推進。建立“日研判、周調度、月通報”機制、領導分片包干機制、邊巡邊移交工作機制,層層傳導壓力,堅決杜絕“雨過地皮濕”“裝樣子走過場”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扭住主體責任“牛鼻子”,盯住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等“關鍵少數”,督促黨委政府落實糧食安全主體責任、業務主管監管部門落實監管責任、國有糧食企業和糧庫落實糧食政策執行責任,全面構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
堅持問題導向,重點發力化解涉糧風險隱患
防范化解涉及糧食安全的風險隱患是專項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新發展階段,專項整治工作一開始,省紀委監委就研究梳理影響糧食購銷安全的各種風險隱患,著力在關鍵點上用勁,推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扎扎實實、富有成效。
堅持把推動自查自糾作為工作基礎。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緊扣責任、作風、腐敗三個方面問題,督促市縣黨委政府、主管監管部門和國有糧企開展“拉網式”自查自糾,共發現問題6182個。其中,責任類、經營管理類、儲存規范類問題突出,監管和執行部門問題高發,部分涉糧單位黨的領導弱化、黨建缺失、一把手政治責任意識淡薄。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督促問題單位制定整改方案,邊查邊改、舉一反三,推動問題見底、整改見效。省紀委監委印發自查自糾“回頭看”工作方案,圍繞涉糧專項巡視巡察發現問題整改開展專項監督。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下發《關于加快“假合資”“轉圈糧”“虛庫存”等問題整改的通知》,推動系統內問題整改。截至目前,全省自查自糾問題整改完成5876個,整改率達95.1%。
堅持把排除風險隱患作為工作重點。在推動自查自糾的同時,省紀委監委經分析研判發現,部分糧食企業“國皮民骨”現象突出、高息集資建庫債務負擔沉重、財務管理不嚴格不規范,這些問題給糧食購銷環節帶來嚴重的風險隱患。針對上述問題,省紀委監委專門下發通知,部署開展專項治理。一是開展糧食購銷環節“國皮民骨”問題專項治理。會同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全省全面開展治理,研究推出國有資本絕對控股、民營企業有序退出、嚴格準入審核標準、動態撤銷政策性糧食承儲資質等舉措,共摸底排查“國皮民骨”問題企業146個,督促完成整改93個,推動解決了國有糧企因沒有實質性參與經營管理而無法有效防范政策性糧食收儲各類風險的問題。二是開展國有糧企高息集資專項治理。確立“清欠、挽損,查案、反腐,排險、促治”的工作思路,推出“減付利息、以打促治、分類施策”的具體舉措,同時印發治理方案,指導開封、漯河兩市先行先試、探索經驗,把制度優勢、市場邏輯、資本力量、平臺思維貫通融合起來,運用到專項治理工作中,取得較好效果。如,開封市祥符區通過區建投公司融資償還集資本金,采取債權轉股權方式化解集資利息相關風險;尉氏縣組織法院、律師事務所進行綜合研判,參照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重新約定集資借款利率,通過降低利息總額有效化解債務風險。三是開展國有糧企財務管理專項治理。專項治理發現,高息集資、違規擔保、大額支出無審批手續、套取財政補貼、違規決策投融資是當前糧食購銷領域較為突出的問題,而糧企糧庫財務管理工作不規范則是造成上述問題的重要原因。針對這些問題,省紀委監委督促主管監管部門和國有糧企圍繞財務政策制度執行、會計工作規范、資產管理、投資融資等重點方面,對財務管理風險隱患逐項排查整治,推動全省1068家國有糧企自查財務問題1842個,并嚴格監督確保整改落實。
堅持把查辦案件作為有力支撐。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查辦重點案件是“后墻”、是支撐,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專項整治工作中,紀檢監察機關始終聚焦關鍵少數、關鍵崗位、關鍵環節,集中優勢力量加大糧食購銷領域案件查辦力度,嚴查快處一批糧食部門和糧庫之間“上下勾連”、糧庫工作人員“集體抱團”、“糧官”與糧商“內外勾結”等突出問題,精選典型案例在全省公開通報,釋放了一嚴到底的強烈信號,形成了強大的震懾效應。
推動標本兼治,全面促進糧食購銷改革發展
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不能只看查處了幾個案件、處理了幾個人、挽回了多少損失,重要的是要通過把高質量監督融入治理之中,探索出一條“監督發現問題、督促問題整改、創新破解難題、推動完善治理”的有效路徑。省紀委監委始終把推動標本兼治、促進改革發展作為謀劃安排工作的首要考慮,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動專項整治取得持久性成效,實現辦案、整改、治理貫通融合,守護好河南糧食大省形象。
推動深化以案促改。在專項整治啟動、夏糧收儲等關鍵節點,省紀委監委先后梳理16起典型指導案例,在全省進行通報。印發《關于監督督促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深化以案促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紀檢監察機關督促案發單位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截至目前,全省公開通報典型案例35件43人,立案審查調查46件56人,發出紀檢監察建議書、以案促改通知書531份,督促涉糧單位開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會1935場次,警示教育5.6萬余人次,推動建立完善相關機制2106項。
推動改革糧食購銷體制機制。堅持因勢利導、乘勢而上,利用專項整治的有利契機,推動健全完善糧食購銷工作體制機制。一是全力推動實現國有糧企政策性業務和經營性業務分離。下發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試點工作指導意見,按照“一縣一企、一企多點”的改革思路,加大統籌推動力度,逐步改變地方國有糧企“小、散、弱、亂”現象。2022年8月5日,省委研究通過河南省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組建方案,為實現糧食企業政策性業務和經營性業務分離邁出了關鍵一步。鄭州、開封、平頂山、濮陽等地組建市級糧食集團,在全省率先實現經營權和管理權分離。二是推動健全完善執法監管機構。全省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主動爭取黨委政府支持,通過內部挖潛、跨部門調劑等方式,著力構建自上而下的執法監管體系。截至目前,全省已有8個省轄市、62個縣級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組建了專門的糧食執法機構。
通過健全完善糧食管理制度激發活力。在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下,《河南省儲備糧管理辦法》已正式頒布實施?!都訌娙〖Z食儲備執法監督檢查工作的實施意見》《加強庫存政策性糧食管理的實施意見》《全省政策性糧食存儲庫點規范化管理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制度的出臺,全面壓實了省市縣各級糧食安全責任,進一步強化了糧食生產、儲備、流通、加工和消費的各環節管理,推進了糧食“產購儲加銷”的全鏈條協同發展,為進一步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了制度支撐,有力促進了糧食和食物供給從解決“吃得飽”不斷向滿足“吃得好”“吃得健康”轉變。(河南省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