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關注丨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牢記“三個務必”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韓亞棟
圖為近日,在上海中共一大紀念館展館外的黃陂南路口,來自基層黨組織的新黨員在黨旗下宣誓,老黨員重溫入黨誓詞。 (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號召全黨同志牢記“三個務必”:“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這一偉大號召,充分彰顯了百年大黨堅定的戰略自信和高度的戰略清醒,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自警自勵的政治智慧和求真務實的政治品格,充分體現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責任擔當。
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致力于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繼續交出優異答卷,必須牢記“三個務必”,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把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現實,在新時代新征程創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全黨要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
8848.86米,這是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最新測定的珠穆朗瑪峰高程。
兩下南極,7測珠峰,39次進駐內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無人區,52次踏入沙漠腹地,徒步行程6000多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1500多圈。他們用腳步丈量大地,用科技測繪山河,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測繪奇跡。建隊以來,共有46名隊員在野外作業中獻出了寶貴生命。他們有一個光榮的名字——國測一大隊。
國測一大隊成立于1954年。經過幾十年發展,如今測繪條件大幅改善,北斗導航、遙感衛星等現代測繪技術的應用,正慢慢顛覆測繪人傳統的“人走步量”工作模式。
改變的是技術和裝備,不變的是精神和作風。用一位隊員的話說:“我們的崗位是腳下的大地,我們的責任仍然是要記錄好成千上萬個數據、分毫不差地讀取每一個坐標”。
2015年是我國自主完成珠峰高程測量40周年,參加當年任務的6位老隊員、老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了國測一大隊的發展歷程和年輕一代薪火相傳的奮斗足跡。同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用“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對廣大黨員提出希望:要始終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團結帶領億萬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斗。
我們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鄭重發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號召。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大命題,部署“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進一步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指出“一個人也好,一個政黨也好,最難得的就是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
黨的初心和使命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激勵著我們黨永遠堅守,砥礪著我們黨堅毅前行。
步入氣勢恢宏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正在展出。展覽現場,抗疫專題掛著的一面面“黨員突擊隊”的鮮紅旗幟,詮釋著打贏武漢保衛戰的核心密碼。人們難以忘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那罕見于大年初一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那中央一聲令下、三軍星夜齊發、舉國八方支援的動人場面,那直接開到縣團級以上干部的17萬人部署會,那10多天就拔地而起的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
淬火成鋼,黨旗高揚。全黨上下總動員,數百萬黨員干部奔赴脫貧攻堅主戰場;與災害抗爭同時間賽跑,人民子弟兵、醫護工作者、黨員先鋒隊等一支支救援隊伍逆行出征,馳援四川瀘定地震災區……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孜孜以求,把初心使命踐行在中國大地上。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前進道路上,必須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奮力實現既定目標,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面對更加光榮的使命、更加艱巨的任務,全黨必須繼續謙虛謹慎、艱苦奮斗
“紅旗渠就是紀念碑,記載了林縣人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天斗地的英雄氣概。要用紅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社會主義是拼出來、干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10月28日,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南安陽林州市紅旗渠紀念館,要求發揚紅旗渠精神。
1959年10月,為了改變“連年干旱、禾枯、絕收”的狀況,河南林縣縣委決定“引漳入林”,“只要能把水引過來,苦干沒問題!”動員令通過廣播和報紙傳遍全縣。1960年元宵節當天,3.7萬修渠大軍扛著工具,挑著行李,推著鍋灶,開向了修渠第一線,“千軍萬馬戰太行”??诩Z匱乏就靠野果充饑,沒有住處就住山洞、睡石板床,沒有大型工具,就用鐵錘、鐵釬、鐵镢、鐵鍬、小推車,石灰是自己燒的,炸藥也是自己配的。
鏖戰十個春秋,林縣人民靠著一錘一釬一雙手,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在懸崖峭壁上建成主渠、支渠等全長共1500公里的紅旗渠,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眾獻出了生命。在紅旗渠建設過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成為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永遠震撼人心。
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1949年3月,在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之際,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為此他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要求:“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毛澤東還親自給即將進城的黨員干部和解放軍戰士上黨課,指示中央辦公廳印發和學習“進京守則”,其中第一條就是“把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帶進北平。”
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長期艱苦奮斗,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
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保持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面對更加光榮的使命、更加艱巨的任務,全黨必須繼續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全力辦好自己的事,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我們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只有接續奮斗才能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放眼全球,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遏制與反遏制的斗爭十分激烈,只有保持奮斗精神,才能應對這些挑戰,贏得偉大斗爭;勞動創造價值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必須依靠奮斗開創未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知識中心研究員江宇說。
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黨和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我們黨依靠斗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
“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盡埋英烈骨;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桂北民間流傳的這首民謠,描述的是88年前發生在桂北湘江邊的那一場壯烈戰斗——湘江戰役。
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征史上“最慘烈、最悲壯、最輝煌”的一戰,也是關乎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強渡湘江時,30多萬敵軍已形成一個“口袋”,試圖將紅軍消滅在湘江以東。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紅軍總政治部聯合發出“不為勝利者,即為戰敗者”的電文,紅軍將士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
渡江關鍵時刻,朱德給擔任后衛任務的紅五軍團第三十四師發出多封“萬萬火急”的電報。這支被稱為“絕命后衛師”的部隊,在掩護中央紅軍主力渡過湘江后被敵人截斷,幾乎全部犧牲。師長陳樹湘因腹部中彈不幸被捕,寧死不屈的他從傷口處掏出自己的腸子,用力絞斷后壯烈犧牲,年僅29歲,兌現了“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2021年4月,正在廣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參觀“血戰湘江突重圍”展陳?;赝t軍浴血奮戰、突破湘江的革命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堅定地說:“我們對實現下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應該抱有這樣的必勝信念。困難再大,想想紅軍長征,想想湘江血戰。”
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黨和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偉大斗爭史。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通過斗爭取得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面臨的形勢之復雜、斗爭之嚴峻、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艱巨世所罕見、史所罕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億萬人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勇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成功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意識形態領域正本清源,反“四風”刮骨療毒,反腐敗雷霆萬鈞,機構改革大刀闊斧,軍隊改革體系重構,“三大攻堅戰”成效卓著,大國外交開創新局……其間多少舉措驚心動魄、前所未有,多少成就振聾發聵、蕩氣回腸,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成就,發生了深層次、根本性變革。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對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作出科學概括,將“堅持敢于斗爭”作為黨的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之一。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個重大原則”,其中之一就是“堅持發揚斗爭精神”。黨的二十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增寫了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的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的斗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我們講的斗爭,不是為了斗爭而斗爭,也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斗爭,而是為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知重負重、苦干實干、攻堅克難。”
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將伴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過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前進道路上,必須堅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