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費報銷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多久能到賬?”為推動民生問題解決,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近日,維西縣紀委監委明察暗訪組以辦事群眾身份來到某鄉(鎮)便民服務中心開展“體驗式”監督,現場體驗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以及辦事流程,以群眾的視角查病灶、找漏洞。
小窗口連著大民生,政務服務是面對企業和群眾最直接的窗口,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前沿陣地,也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今年以來,維西縣紀委監委積極探索開展“體驗式”監督,以全縣政務服務窗口、各行政村為切入點,著力發現和整治各個部門及各行政村在工作中是否存在吃拿卡要、態度粗暴、刁難群眾等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行業不正之風,以及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工作出勤情況、發揮效能情況等,力求找到真正的“癥結點”及解決途徑。
為實現監督效果最大化,縣、鄉兩級紀檢監察干部通過靈活配套運用“辦事式”體驗、“暗訪式”體驗、“座談式”體驗、“嵌入式”體驗等多種監督方式,體驗中心站所服務流程是否優化、服務質量是否改進、服務對象是否滿意等情況,著力發現與老百姓生活聯系緊密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今年以來,鄉紀委開展‘體驗式’監督檢查4次,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開展研判,督促各村及各個中心站所問題整改。”中路鄉紀委負責人介紹道,針對“體驗式”監督中發現的問題,該鄉建立問題工作臺賬,分類施策,推動整改,同時加強分析研判,指出存在問題、提出整改建議、明確整改時限,以“建賬、對賬、銷賬”方式,督促各村各部門堵塞漏洞、流程再造、建章立制,切實打通中心站所、村委會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有效促進政務服務效能的提升。
“監督只是手段,整改和提高才是目的。”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常態化開展“體驗式”監督,以問題為導向,主動出擊、靶向施治、精準發力,抓實整改,祛除窗口部門作風頑疾,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點”、通“堵點”、消“痛點”。(高曉曦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