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交叉監督組來了以后,根據方案實實在在開展監督,避免了熟人不好監督、不愿監督的尷尬……”近日,昭通市紀委監委在調研的基礎上,以彝良縣和鹽津縣作為試點,開展為期7天的異地交叉監督檢查。
今年以來,該市紀委監委積極探索監督檢查方式,創新縣區間的聯動監督機制,充分調動各方力量,用異地交叉監督阻斷“人情社會”的干擾,破解“熟人社會”監督難題,切實提高監督質效。
在市紀委監委的指導下,兩地通過“交叉組長+交叉干部+當地引導員”的模式組建混合型監督組,并結合各自實際分別制定交叉檢查方案,重點圍繞干部作風和營商環境“雙提升”專項行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緊密結合等方面,細化監督事項30項。
為確保監督工作有的放矢,市紀委監委安排人員上門指導,要求監督組提前一個星期集中對交叉縣的縣情和風土人情等進行了解和熟悉。隨后,監督組緊盯群眾關注度較高,項目資金和權力比較集中的職能部門和鄉鎮(街道),圍繞監督清單,運用“一線工作法”,通過實地了解、個別談話、查閱資料、走訪群眾等方式開展專項監督檢查。
此次交叉監督,兩縣共發現干部作風、項目建設、資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25個,移交問題線索6個。
“在本縣進行監督檢查,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有時礙于情面,不好開展工作?,F在通過異地交叉的方式進行監督,就打消了很多顧慮。”彝良縣的一名紀檢監察干部在參加完交叉監督后說道。
“異地交叉監督不僅提升了監督檢查的效果,而且能讓兩縣的紀檢監察干部相互‘照鏡子’、找差距、學經驗。”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在其他縣(市、區)進一步探索推廣異地交叉監督機制,不斷提升基層監督質效。(譚文萍 || 責任編輯 吳劉繼)